• <nobr id="rd3fr"><progress id="rd3fr"></progress></nobr>
    1. <tr id="rd3fr"><th id="rd3fr"><track id="rd3fr"></track></th></tr>

        <nobr id="rd3fr"><progress id="rd3fr"><sub id="rd3fr"></sub></progress></nobr>
      1. <form id="rd3fr"></form>

        <table id="rd3fr"><small id="rd3fr"></small></table>

          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

          “給基層賦能”系列評論之一 給基層賦能:不能“一邊踩油門,另一邊踩剎車”

          2023-09-08 10:44
          來源:半月談網

          半月談評論員 烏夢達、趙旭

          今年以來,全國上下鉚足干勁、“踩足油門”,持續推動經濟運行好轉、發展質量提升。然而,在全社會勠力同心爬坡過坎過程中,個別地區和部門卻有意無意“踩剎車”,為高質量發展增添“攔路虎”。

          如果該“踩油門”時“踩了剎車”,或者上級已“踩油門”,個別部門和基層卻還在“踩剎車”,政策效果就會大打折扣。

          這樣的例子不少。有基層干部反映,前不久,上級部門剛出臺了促進行業發展、破除市場準入壁壘的意見,后腳就有地方行業主管部門對分管行業設置了新的準入門檻。

          北方某省份一家上市公司反映,其所在地的經濟發展部門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文件,但當地其他職能部門卻“一刀切”限制行業國企使用民營企業軟件,兩邊政策一“打架”,企業就只能“干瞪眼”。

          如何“踩剎車”“踩油門”,折射出地方和部門治理能力的高低。上面政策“踩油門”,下面執行“踩剎車”,這其中既有政策傳導的“時差過長”,也有個別地區、部門的顧此失彼、本領不足;既有片面理解的機械執行,還有不愿擔責、懶政卸責的“甩鍋心態”。不管哪種原因,最后的結果就是,傷及創新元氣,消磨發展動能,影響黨和政府的公信力,侵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。

          各級政府部門和公務人員,都要有服務意識、發展意識,特別是在履行審批、管理職能時,不能光“踩剎車”、不“踩油門”;不能盡設路障、不設路標。要從制度上強化各級政策聯動的責任和意識,杜絕不顧全局、不擔責任的“躺平式”管理,防止“合成謬誤”。

          我們期待,在避免“一邊踩油門,另一邊踩剎車”后,創新者能更準地找到方向、經濟發展活力將更有效地得到釋放。

          責任編輯:孔德明

          熱門推薦

          亚洲人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